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在成为央企投资基金投资的重要方向。12月以来,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与合作方发起筹设的两只百亿级投资基金先后完成签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成为两只基金的共同方向。 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两部门明确,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长期支持陪伴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央企业共管理126只创投基金,认缴规模529亿元,已投资金额313亿元,主要投向先进制造、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在推动科技攻关、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12月21日,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该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不低于100亿元。中国诚通、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中国诚通了解到,该基金将充分发挥母子基金放大投资功能,加强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央企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价值发现与价值培育,打造创新生态圈。 由中国国新与杭州市政府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新创投基金也在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8:35 87
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已有9地公布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规模合计超3800亿元。其中,四川、海南等地计划于2025年1月份启动新一年的地方债发行工作。 多位专家表示,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可适度靠前,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 9地公布明年一季度发行计划 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截至12月23日,已有四川、贵州、福建等9地公布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拟发行规模合计3855.12亿元。 从各地披露情况看,2025年一季度,四川以1495亿元的地方债发行计划量暂列首位;山西、福建分别以467亿元和446亿元的发行计划量紧随其后。 从债券品种看,各地拟发行的地方债品种涵盖新增专项债、新增一般债、再融资专项债和再融资一般债;其中,四川、海南拟于2025年一季度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分别为700亿元和100亿元。 多位专家认为,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新增专项债额度有望扩大。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预计,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升至4.5万亿元以上,加上2万亿元的化债额度,合计将超过6.5万亿元。地方政府财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8:05 80
12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中央企业要牢固树立科学市值管理理念,把市值管理的立足点放在切实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上,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份回购增持、现金分红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价值实现能力,更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切实抓好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央企业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经济效益总体平稳。1至11月,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9.3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四季度稳投资力度明显加大。1至11月,中央企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占投资总额比重首次突破40%。截至11月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70%。 张玉卓表示,2025年中央企业要切实抓好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更好发挥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决定2025年“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总体稳定、个别优化,“一利”仍为利润总额,用“营业收现率”替换“营业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负债率继续作为“五率”指标。具体要求是“一增一稳四提升”,即利润总额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总体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 加大力度推进重组整合 在国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8:05 83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一项项整合重组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条条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一系列市值管理新举措重塑国资央企新价值,“新”成为这一年的一大关键词。 鼎故革新,春华秋实。展望来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新一轮改革方案谋划也将提上日程。加大力度推进重组整合、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重大举措层层落实,鲜活实践不断涌现,将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将更好提振资本市场发展信心。 新格局——并购重组换挡提速 站在年尾,回望国企改革走过的2024年,这一年,围绕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国资央企重组整合换挡提速。 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新央企闪亮登场。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航电测收购成飞集团、鞍钢集团将控股凌钢集团……央国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竞相落地。 放眼全国,地方国企并购重组风生水起。在四川,川能动力、川投能源、华海清科11月29日晚齐发公告,提示控股股东拟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在上海,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上海电影、隧道股份近期纷纷发布重组公告,力求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地方国资通过并购重组参与资本运作的活跃度持续提升,正成为近期并购重组市场上的主导方。”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由地方国企主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8:05 78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52家企业有序退市 “有进有出”加速A股优胜劣汰 本报记者 孙杰 12月23日深夜,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回应市场关切,亮明最新态度,表示将依法平稳推进退市监管,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今年4月,“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截至目前,今年A股已有52家上市公司实施退市,数量为历年新高。专业人士表示,随着“有进有出”的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日益明显。 退市企业超七成股价低于面值 1月16日,老牌风电企业*ST华仪摘牌退市,成为今年A股退市第一股。步其后尘,昔日千亿房企*ST泛海、“鞋王”ST贵人也相继离场。10月17日,上市25年的老牌客车企业*ST亚星主动退市,成为最新一家挥别A股的上市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2024年A股已有52家企业退市。这一数字已超过2023年全年的47家,数量为历年来最高。梳理今年的退市企业名单发现,有不少是曾经的明星上市公司。 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被市场称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其中明确,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 新规设置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交易类四类退市情形,并对每类退市情形分别明确了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具体标准。在目前52家退市企业里,有40家属于“股价低于面值”的交易类退市,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8:05 68
当我们聊起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时,习惯说房本上记载的建筑面积。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实际的使用面积要在建筑面积上打个百分之二十几甚至更多的折扣。建筑面积和套内使用面积之间的差额,通常被称为公摊。近日,湖南省衡阳市明确,从2025年开始,商品房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这再度引发了“该不该取消公摊”的讨论。 该不该取消公摊?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公摊。当前我国住宅建筑基本以建筑面积交易。电梯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等公用建筑面积,是构成商品房建筑面积的一部分。公用建筑面积会分摊到各家各户,购房者为实际使用面积付费的同时,也要为公用建筑面积买单。 公摊一直让购房者很头疼。其实,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小越好,一些公共区域面积变小,可能代表居住品质降低。公摊面积的不透明性和前后不一致性,才是被许多购房者诟病的根本问题。购房者拿到房子时,得房率低、实际使用面积较小的情况时常出现。购房合同中的专业术语或是开发商对于公摊方面的承诺常常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了解清楚实际得房率还需要一番精密换算。想要弄清开发商是否按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完成对得房率的承诺,或许还要求助专门机构进行测量,甚至到有关部门查询备案数据。真正产生纠纷,恐怕还得聘请律师。 近年来,有一些城市在尝试住宅以套内面积进行交易。早在2002年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8:05 69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 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 研究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相关工作 听取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汇报 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草案)》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研究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相关工作,听取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汇报,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草案)》。 会议指出,涉企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主体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要方式,初衷是为了规范和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但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涉企行政检查乱作为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营商环境改善。要着眼于稳定市场预期,着眼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合理设置频度,妥善把握力度,着力提升精准度,努力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要明确行政检查主体,清理公布行政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要合理确定检查方式,严格检查标准和程序,加强行政检查执法监督,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要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明年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及时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7:34 65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等深化药品和器械审评审批的系列改革举措。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深化药品和器械的审评审批部署了系列改革举措。 业内人士认为,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全过程改革旨在营造出一个有助于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这里强调的“全过程”,意味着从研发、生产、流通到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将涉及相应改革,力求构建起完整且利于创新发展的链条,最终助力我国在制药领域从规模上的“大国”状态向具备核心竞争力、高水平工艺的“强国”状态转变,提升在全球制药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举措中提到“提高审评审批质效”,这主要聚焦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进入市场前的关键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冗余、优化审评审批流程,给予审评资源倾斜,有助于缩短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周期,让那些有临床价值的成果能更快地推向市场造福患者。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系列改革举措从多个维度入手,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进行优化完善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7:34 62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汇报。会议指出,要发挥转移支付对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无偿拨付的资金,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近年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从2012年的4.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2万亿元,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次会议指出,要发挥转移支付对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安排激励资金向税收贡献大、收入增速较快的地区倾斜。要科学规范抓好机制的实施工作,鼓励各地通过高质量发展涵养税源,增强地方发展主动性和财政可持续性。 在23日至24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透露,2025年将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 “转移支付是政府实现调控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次会议提出安排激励资金向税收贡献大、收入增速较快的地区倾斜,是转移支付这一工具的新变化。 “通过加强激励和约束,转移支付这一大笔‘真金白银’有望花出更大效用,增强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何代欣说。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7:34 54
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坚守实体经济,在新兴产业的布局节奏加快,1至11月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占投资总额比重首次突破40%。 12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举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这是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 今年以来,中央企业经济效益总体平稳、运行质量不断提升。1至11月,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9.3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四季度稳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来自会议的信息显示,国资央企加大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力度,截至11月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70%。 “2024年国资央企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新的一年,国资央企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国财经 小亚 12月25日 07:34 52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