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文件与征求意见稿基本完全一致,部分条款细节基于监管完善性、同一性原则有微幅调整。文件稳妥、谨慎设置近18个月过渡期安排,料对金融市场、银行理财业务短期冲击可控。中长期制度完善,促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提速,未来银行理财竞争关键在于客户粘性、渠道基础、产品完备度及合作生态的综合竞争力,财富管理特色银行的护城河优势有望持续夯实。
6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点评如下:
▍政策复盘:历经近三年,现金管理类理财监管配套制度最终落地。
2018年7月20日,央行发布资管新规补充通知,规定“过渡期内,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首次提出现金管理类产品概念。2019年12月27日,银保监会和央行就《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时间截至2020年1月13日。2021年6月11日《通知》终稿落地,对比意见征求阶段仅10个工作日,最终落地距征求意见近一年半,反映政策推进更显审慎,我们认为背后的政策考量包括:1)去年初新冠疫情影响下,减小彼时政策对市场的冲击;2)有待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安排的最终明确。
▍终稿变化:与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部分条款细节在完善性、同一性方面略有调整。
总体来看,《通知》整体上与货币市场基金等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保持一致,相较于征求意见稿,终稿的细节调整主要涉及三点:
1)明确“理财公司”主体:相比于征求意见稿中“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表述,《通知》终稿中均调整为“理财公司”,并对“理财公司”定义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其他主要从事理财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我们认为,以上定义和表述与时俱进,既纳入了去年以来新成立的合资理财公司,亦涵盖了未来银保监可能批准设立的新机构类型。
2)同一化投资集中度要求:《通知》将每只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于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该产品资产净值的比例,从“合计不得超过10%”调整为“合计不得超过20%”,主要是参考《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中货基相关要求,符合同一监管原则。此外,“拟投资于主体信用评级低于AA+的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与同业存单”情形下,要求由“事先征得托管机构的同意”调整为“事先告知托管机构”,更加符合托管机构自身的职能及职责。
3)调整过渡期时间安排:相较于征求意见稿过渡期,《通知》将过渡期截止日设定为2022年底,主要是比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过渡期顺延1年的精神,此外过渡期终止距此次文件落地有近18个月时间,亦有助于不符合《通知》规定的长久期资产自然到期,从而降低主动处置带来的二级市场负面冲击。
▍政策影响:平滑短期影响,中长期促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提速。
作为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配套文件,《通知》出台的核心目标在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运作,既避免现金类产品过快增长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累积,又充分考虑政策出台后可能带来的短期市场冲击。判断政策落地对银行理财业务和金融市场影响:
1)过渡期审慎设置下,料短期冲击有限。①资产端,近18个月过渡期时间,存量整改资产多有望自然到期,央行官员在答记者问中特别明确对于存量持有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投资,允许持有至到期,尽量避免政策对银行资本补充的短期负面冲击;②产品端,央行官员在答记者问时明确“根据存量现金管理类产品资产组合实际情况……促进相关业务平稳过渡”,预计在资产定产品的整改思路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将平稳有序过渡。
目前情况看,待整改资产主要涉及非标资产、长剩余期限资产和低评级ABS和信用债。我们整理了两家理财子公司的两只百亿规模现金管理类产品资产披露情况,具体涉及整改资产包括:①固收类资管产品配置,该类资管计划的合同期限多在3年以上,持有比例在10%-30%左右;②剩余期限超过397天的部分银行资本类债券,该部分资产可持有至到期。
2)中长期制度完善,促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提速。资管新规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成为原有期次类产品的有效替代,加之过往投资范围、久期管理较货基宽松带来的收益率比较优势,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快速增长至21Q1的7.34万亿(占比29.34%逼近30%线)。《通知》落地后,从银行理财规模保有角度而言,寻求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替代增长点成为关键,类债基产品以及“固收+”混合型产品有望成为发力重点,此外FOF/MOM、权益类产品探索亦有望提速。
▍监管展望:三方面监管细节有待后续明确。
①现金管理类产品税收特性有待同一化,货币基金享有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从同一性监管角度出发,后续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税收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
②存量资产中的银行永续债处置有待明确,央行官员在答记者问时表述为“按照‘新老划断’原则,严格锁定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的存量银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允许持有至到期”银行永续债到期日期有待明确;
③理财子规模管理有待明确,央行官员在答记者问时提及“理财公司成立初期,未积累足够风险准备金之前开展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业务规模,银保监会将采取措施妥善安排”。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观点: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提速,看好财富管理特色行比较优势。
现金管理类理财监管落地,过渡期安排料对金融市场、银行理财业务短期冲击可控,中长期促银行理财产品转型提速。理财监管推进下,银行理财竞争关键由单一产品的收益率优势,逐步转向客户粘性、渠道基础、产品完备度及合作生态的综合竞争力,财富管理特色银行护城河优势夯实。
当前时点,个股选择可遵循两条线索:1)优质银行:估值溢价延续,盈利领先带来持续阿尔法收益,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2)修复银行:具备风险拐点、估值修复特点的标的,具体包括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