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平安银行多位高管详解未来发展:增长有信心 重启对公后零售转型不会放缓

文 / 浩宇 2022-04-21 22:06:47 来源:财联社

   在零售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数年之后,包括平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开始了“重启对公”之旅。零售业务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少?

   “零售转型速度不会放缓,未来零售业务也将持续高速增长。”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近日在接受财联社等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是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支撑起该行零售利息收入及财富管理非息收入的持续增长。银行虽然“重启对公”,但零售战略转型的方向不会变,而对公业务的发展亦将反哺零售业务的增长。

   “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构建零售发展“护城河”

   “零售业务的发展需要核心竞争优势,来带动相关业务未来的高速增长。”蔡新发表示,从纯银行业务角度来看,过去5年多平安银行零售AUM、个人贷款都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平安银行的利息收入和中间收入在基数上形成了较好的“底盘”:个贷业务的资产质量较好,财富管理业务的结构不断在优化。

   根据平安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2.37亿元,同比增长8.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8.0%;零售业务净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 17.3%,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59.2%。

   在蔡新发看来,“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是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亦是未来其零售业务高速增长的动力来源。据介绍,平安银行依托集团综合金融平台,平安银行在获客和客户综合服务方面具有做零售的“天生”优势。

   近年来,平安银行综合金融业绩贡献保持在较高水平,在零售业务的增量中的贡献占比约在30%到60%。其中,该行贷款规模、财富客户规模均因综合金融平台而逐年增加。

   此外,金融科技亦是平安银行近年来发力的重点。蔡新发介绍,平安集团在科技方面持续加大投入,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搭建核心基础平台,以支持核心业务变革。

   “未来对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蔡新发表示,平安银行2021年年初提出了以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新模式,就是对“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两大核心优势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的最新落地路径,旨在为零售业务二次腾飞注入新动能,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省钱的有温度的服务体验。“五位一体”新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驱动为内核、通过科技手段将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惠及最广大客群的零售转型新阶段的经营模式。

   利息收入是零售业务收入重点领域

   自2016年开始“零售转型”逐渐成了各家股份制银行战略转型的重中之重,个人信贷、信用卡等零售业务的竞争日益白热化,消费金融等重点领域不良率亦在近年来出现了攀升趋势,预示着此前数年“跑马圈地”的发展时代已经过去。

   “在未来零售业务的收入中,利息收入还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蔡新发认为,当前我国居民杠杆率虽然上升较快,但仍有一定的空间,这就为银行发展零售业务奠定了基础。从平安银行自身来说,零售资产大约为2万亿元左右,市场份额不足2%,但其在“新一贷”等信用类消费信贷产品上的探索,让其在零售贷款方面更具有优势。

   在蔡新发看来,在金融监管部门对科技平台金融业务的严监管将让不少需求客户释放出来,其资产质量并不低于银行抵押类客户,因此银行可以运用自身科技能力和对客户体验的把握,在这部分客户优中选优。

   根据平安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新一贷”新发放额为1449.33亿元,同比增长了37.7%。而相较于“新一贷”等产品的快速增长,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却采取了主动收缩的战略。去年,该行信用卡总流通卡量仅同比上升了9.8%。

   “当前信用卡行业处于周期低谷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此前受到互联网一些企业的错位竞争和疫情的叠加影响。”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总监兼大消费金融业务执行官刘显峰表示,尽管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行业仍保持健康的发展水平。

   在他看来,无论从银行业务发展层面,还是从相关监管导向来看,信用卡行业都需要从过去“跑马圈地”的粗放式经营,向精耕细作的精细化经营转变。为此,平安银行将此前以“获客”为主要发展目标,转向为以“客户经营”为中心,更加注重信用卡的“实动户”。

   此外,刘显峰还表示,平安银行今年在零售贷款的风险防控的组织架构上做出了调整,将原本相互独立的零售风险和消金部门进行了整合,这意味着零售风险团队员工也需要接受零售风险和校金部门双重管理考核,以此来为平安银行消金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对全年财富管理持乐观态度

   “基金销售在今年一季度达到冰点,对平安银行的私行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平安银行私行财富事业部副总裁洪帅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平安银行致力于提高该行投资类品种在客户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但市场波动导致净值回撤、销售遇冷,对银行AUM和收入的增长造成了比较明显和直接的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销量仅有起去年同期销量的15%左右,投资者投资意愿大幅下降。但从各家银行代销基金手续费收入在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中的占比约在30%到50%之间。以平安银行为例,2021年该行代理基金收入40.37亿元,同比增长82.7%,占其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的49.14%。

   “平安银行对2022年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还是保持了乐观的态度。”洪帅表示,当前各类市场的走势逐渐趋于明朗,相关监管部门亦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举措,因此从市场层面平安银行保持了较为乐观的态度,也正在将这种乐观态度传递给财富管理的客户。

   在他看来,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诉求是为客户增值。今年该行会深化陪伴式的客户服务,从产品级升级为客户级的陪伴。这意味着要从现有的“口袋银行”中对每一只产品的陪伴,升级到未来客户账户情况、产品结构等方面的陪伴。当前,平安银行正在逐步增加对投资客户的持仓建议板块。

   为了给出更专业的建议,洪帅介绍,平安银行正在加强其投研能力,今年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外招内培的方式,提升队伍的专业性。同时,该行还将进一步强化科技能力,并进行产品的创新。

   此外,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孙芳滔表示,平安银行还将进一步加快基础客群转化,将其上输到财富客群中。当前,受益于综合金融,以及基于AI银行、电话银行和线下营销的“ATO模式”,平安银行基础零售腰部客户增长速度较快,这为其财富管理客户增长奠定基础。

   “重启对公”不意味着改变零售转型战略

   在转型零售银行数年之后,多家银行自去年开始重启对公业务。这是否意味着零售业务将被挤压,零售转型的战略亦将受到挑战?

   蔡新发表示,“重启对公”是针对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初期相对应的做法。在零售转型初期,平安银行掣肘于资本金限制、盈利能力,为实现零售转型,该行的各项资源都优先向零售倾斜。而如今,“重启对公”实际上恰恰说明了平安银行第一阶段的零售转型取得了成功,平安银行拥有了去做大对公业务的资源和基础。

   “如果没有对公业务的做强,零售转型的路也走不远。”蔡新表示,以财富管理为例,除了以开放的生态与公募、私募、理财公司合作外,其实对本行也提出了对公方面的能力要求,如“私行+投行”的能力打造等,这样才能形成服务的闭环覆盖。

   蔡新发表示,以国内和国际上优秀的同行数据来看,即使零售的负债业务非常好银行,其整体的负债大部分仍主要依靠对公和同业来支持。因此,无论是从公私业务融合还是存贷流动性需求来看,要实现零售转型的跨越必须要发展对公业务。

   此外,蔡新发介绍,在“重启对公”后,平安银行整体会按照六四开的比例来进行零售和对公业务的资源分配,其中60%的资源仍将向零售业务倾斜。不过,该银行不会在短周期内去拘泥于严格的六四开分配,会根据经济周期和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