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让面板行业持续许久的好日子在去年暂告段落。京东方与TCL科技这两家国内面板双雄的股价,也自去年3、4月份出现的年中股价最高点逐渐回落。这让外界担心它们是否经得起资本市场的风吹草动。
2月21日,京东方A(000725.SZ)有约29.32亿股股份解禁上市流通,约占公司总股本的7.63%。不过当日京东方4.96元的收盘价上涨1.02%。2月22日,京东方收于4.89元,跌1.41%。
无论是面板巨头的业绩还是股价,都与液晶面板价格涨跌息息相关。而全球芯片短缺导致的OELD面板产能减少,是否会让面板巨头们“雪上加霜”?
定增股东仍浮亏
29.32亿股份解禁的第一天,京东方A的交易量并不小。截至2月21日收盘。京东方A有510.14万手的成交量,25.1亿元的成交额,委比接近-38%。但京东方的股价却有些波澜不惊。
这其中,《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在4.96元的当日股价最高点,京东方出现了一笔2.67亿元的大宗交易,均由机构专用席位出售和买入。此外京东方A当日也获得北上资金青睐,位列深股通成交额第九位。其深股通当日总成交额5.4亿元,其中买入金额4.69亿元,卖出金额0.7亿,净买入3.99亿元。
2月21日解禁的这部分股份,全部来自于京东方去年8月上市流通的36.5亿股定增股份。当年1月,京东方首次对外宣布了这一定增方案,同年6月京东方获得证监会批准,向20名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净额约为198.7亿元。
其中,除了包揽这次认购股数两成的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限售期为18个月外,武汉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JP摩根等19家定增股东的认购股份,均为6个月。
面板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据记者了解,京东方上一轮定增发生在2014年4月。当时京东方以2.1元的价格,增发217.68亿股,募集资金近450亿元。北京国管、合肥建翔、重庆渝资三家国资背景的投资者均参与了这次投资。虽然2017年后二者相继宣布了对京东方的减持,但截至去年三季报时,还位列京东方第五和第八大股东。北京国管则以10.57%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股东。
不过相较2014年的那批投资者目前账面浮盈仍有一倍多,京东方去年定增的价格是5.57元/股。以4.9元的价格粗略计算,参与去年定增的股东目前都浮亏约12%。
去年定增,正值京东方的股价高点时刻。当年4月26日,京东方达到7.53元的52周股价高峰。但进入去年10月下旬的第一天,京东方的收盘价在2021年首度破五,以4.98元收盘。随后它在4.9元上下已徘徊了许久,其中一度在10月28日出现了4.73元的52周股价最低峰。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在与《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都认为,除非有强资金需求,国资背景的投资方大概率不会亏损“割肉”。
OLED缺芯减产
高点与回落——去年至今京东方的股价走势与面板行业的繁荣与放缓保持了相似节奏。
京东方近日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去年京东方约2200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六成左右;约260亿元的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倍。但这些数字显示出面板行业去年的好日子,也显示出了好日子已宣告结束。在去年半年报中,京东方的营收增速为89%,归属净利润则同比增长超过10倍。
面板厂高速增长放缓背后,液晶面板的价格持续下跌。
北京迪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贤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小尺寸液晶面板自去年4、5月份,大尺寸液晶面板自去年6月起,价格一直在跌,“已经快接近总成本价,2月下旬价格还在跌。”而据他了解,有面板厂在去年12月已经出现亏损,“业绩压力比较大”。
另一方面,全球芯片持续短缺已经对OLED面板供应量造成影响。
近日有消息称,京东方的显示驱动IC供应商已表示,由于代工厂产能不足,将先向同属韩厂的面板巨头LGD供货。上述消息称,预计这将导致京东方本月至下月的OLED面板产量减少约200万片-300万片。但2月21日,京东方方面并没有对《华夏时报》记者回应这一问题。
Omdia首席分析师吴荣兵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芯片短缺对液晶面板影响不大,但对OLED面板的影响较大,“OLED的驱动芯片,本来产能就紧张。”
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厂投产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1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92.9%,与上月持平。但同期国内AMOLED面板厂1月平均稼动率为39.6%,相比上月下降22.4个百分点。
2022年,面板厂们要面对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