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9月8日美股盘前,拼多多跌近1.91%。
相关新闻消息
9 月 1 日,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在海外上线,据界面报道,Temu 首站选择北美,定位偏向于中端用户,9 月 1 日~9 月 15 日为测试阶段,之后将开放全量售卖。
相较于国内拼多多堪称「花哨」的界面设计,Temu 采用了欧美用户更为接受的简洁风格,商品图片质量较高,没有繁复的运营活动,也没有其在国内市场赖以封神的「砍一刀」及拼团设计,更接近于传统 B2C 货架式电商。
最快上市的拼多多
2015年9月成立的拼多多,短短几年时间就创造了国内电商平台的“神话”。
曾经的电商领域是阿里和京东齐头并进。在这场神仙大战之中,即便是有腾讯系流量加持的拍拍网也难以望其项背。直到拼多多凭借着微信的流量红利和社交裂变的玩法,在电商领域异军突起,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番“骚”操作,深受段永平提点的黄峥功不可没。
从2015年9月正式上线到赴美上市,拼多多用了不到3年。这也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上市的纪录之一。早在2020年底,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数就已达到7.884亿人,较上一年底的5.852亿人同比增长35%,比阿里巴巴当时的年活跃买家数量还要多出940万人。到了2021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为8.69亿人,同比增长10%。疫情带来的消费改变,成为了拼多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土壤。
第一站剑指北美
今年1月初,拼多多开始筹备出海项目,5月跨境项目正式启动,有近 80 名供应链员工搬去广州番禺,准备供应链的搭建工作,多位管理人员奔赴美国实地调研。经过半年的准备,拼多多的跨境项目终于初见端倪。
那么,为什么拼多多选择美国为出海的第一站呢?首先,美国拥有广阔的线上市场。用户方面,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91%,其中,电商用户达到了2.63亿,占互联网用户的79%,可见电商已成为美国人普遍接受的购物方式。市场规模方面,据eMarket估计,美国电商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61 万亿美元,2020 年至2025 年复增长率超 15%,快于全球市场。其次,美国已经有了类似拼多多的平台作为先例。
拼多多为何出海
高速增长之后,进入2022年,拼多多流量洼地消失、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市场增量见顶,种种因素让拼多多增速逐渐放缓。在今年5月27日拼多多发布的2022年Q1财报显示,其平均月活跃用户为7.51亿人、同比增长4%,年活跃买家数达8.819亿人、同比增长7%。对此,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表示,“在目前的规模下,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看到增长放缓。”
失去了高速增长后,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往往也是要适应新常态了。短期陷入恐慌、迷茫,对于企业而言都很正常。同样,竞争对手淘宝也在进行调整。2021年,淘宝重新开始界定内容化战略。到了今年5月,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明确提出,“过去是流量时代,到了今天‘流’将会变成留存的‘留’。”
放缓的情况下,开拓新市场便成了拼多多的不二之选。据说,今年1月初,拼多多的跨境出海项目就是在这样的 “焦虑 ”中萌芽。5月跨境项目正式启动,拼多多派出相关人员在疫情下依然奔赴欧美市场调研。8月22日,拼多多小二已经在国内商家群发布了拼多多跨境电商的招商指南。当前的经济变局下,时间对于每一个行业的人来说都格外重要,迟了或许就无限坠落。
从近期财报来看,拼多多创造了一个意外。8月24日晚间,拼多多发布2022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Q2营收230.5亿元(人民币,下同),低于市场预期的267.4亿元,同比增长89%;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为7.385亿人,低于市场预期7.592亿人;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1.2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720万元。
从财报看,虽然拼多多的盈利表现有了明显改善,但营收和用户数增长均低于预期。
盈利改善的拼多多,自然是更有钱再去拼一拼了。跨境电商正是拼多多看好的增长发力点。从鲸维度对市场人士和投资者的了解来看,而今出海是大家都看好的新赛道。
挑战电商巨头
美国电商市场,同样不是那么好啃的。
数据显示,亚马逊占据41%的份额,第二名是Shopify、占10.3%,第三名沃尔玛为6.6%,第四名eBay 为4.2%。这些巨头市场根基扎实,实力异常雄厚。拼多多出海第一站选择了美国,就意味着面临的竞争不仅再是国内的老对手阿里和京东,更要与亚马逊、eBay这些国际巨头短兵相接。
这场交手中,拼多多的短板很明显,那就是“客场作战”。许多在国内有过优秀战绩的企业出海之后往往会水土不服,因为出海也意味着要面临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偏好差异、不同国家之间法律与文化的差异。如何快速地适应客场作战的节奏也是拼多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还有如何快速搭建起高效的物流配送团队,如何在广告费高昂的情景之下实现快速的用户增长。
USPS、UPS、联邦快递和亚马逊物流这四大承运商揽下了美国98%的包裹。美国发快递每单成本约12美元。倘若同样以廉价商品切入,拼多多也面临如何提高客单价、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
国内的模式,并不容易复制。在国内曾经创造过增长神话的拼多多,毕竟没有当年的便利条件。此外,在美国市场,广告主投放主要有两类:一是Google关键词搜索;二是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以美国为例,CPS(每订单用户成本)约20美元,欧洲情况近似,东南亚则为5美元~8美元。要想赢得客户,着实不易。
拼多多的三大挑战
1、流量成本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的增多,平台获客的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美国市场,亚马逊、速卖通、ebay、wish等等电商平台非常多,那么对于拼多多来说,能否低成本撬动用户市场有待考验,如果以shein对标来看,shein抓住了社交媒体和KOL的低成本流量红利时代,那么拼多多能否效仿并创新出一条不错的道路,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如果只是砸钱投放广告,恐怕不仅成本过高,而且留存效果不一定好。
这里建议拼多多直接采用网红带货推广的方式起量,CPS结算,直接撑起GMV,而不是靠推广APP或者平台下载量!
2、物流及后端服务能力
据悉,拼多多跨境的物流是极兔国际负责,那么极兔国际的海外物流能力,以及对应的清关、海外仓、退货换货等方面还是有待考验!
3、低价竞争面临的风险
拼多多在国内的低价模式以及砍一刀的裂变方式让其迅速发展。但是这种模式在美国是有着巨大的风险,廉价模式在美国能否跑的通,这个考验很大,wish的低价模式其实并未成功。而且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于仿牌的处理是非常严格的。
不过拼多多跨境目前采用的是采买模式,那么对于供应链的把控和价格这块应该是有一定的力度的。而且既然是对标shein,那么很可能自营采买模式会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