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全球外汇市场目前概况-期货市场影响

文 / 阿丽塔 2021-03-16 14:25:14 来源:亚汇网

一、外汇体系的演变

提起外汇,首先想到的就是汇率,那各国币种的汇率是如何规定?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要从外汇体系讲起,国际外汇体系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金本位制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及牙买加体系时期。

1.1 金本位制时期

金本位制时代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典金本位制阶段、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阶段。在古典金本位制中,黄金作为本位币,货币与黄金挂钩,每国货币以法律形式规定其自身的含金量,通过货币的含金量计算出的比价就是当时的汇率。黄金在金本位时代可以自由输入输出、铸造金币,各国的储备货币为黄金,国际结算也使用黄金,因此,各国货币汇率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技术的创新等因素,国际贸易量迅速扩大,但黄金产量却难以支撑日益增加的黄金需求,阻碍了贸易扩张。此外,一些创新技术强的国家,出口更多的商品,累积大量黄金,导致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紧缩,无法满足贸易需求。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中止了纸币与黄金的兑换,限制了黄金的出口,古典金本位制宣告结束。在一战结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济得到恢复,在这一阶段各国汇率重回稳定,同时对金本位制进行了调整与创新,出现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这两个新制度中,黄金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只不过黄金从直接交易变成了间接影响各国汇率。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各国规定了其货币的含金量,已达到固定的货币兑换率,与古典金本位制不同,这两种制度下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国内用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黄金充当贸易中的介质。这两个制度也有一定区别,在金块本位制下,只有一些大型机构在特别需要时才能向中央银行兑换限定数量额金块,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在本国内兑换黄金,但可以按照固定汇率兑换外汇,用外汇在其他实行古典金本位制国家兑换黄金。虽然这两种制度是在古典金本位制上的创新,但依然无法解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和黄金产量无法匹配的问题,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也被各国放弃。

1.2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在接下来的10年间,国际货币体系分裂为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汇率波动剧烈。直到1944年,新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其目的是为了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这一体系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另类的金汇兑本位制,并没有完全摆脱黄金,只是把所有货币分别与黄金挂钩改变成仅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形式,各国可以按照35美元/盎司的价格兑换黄金,美元成为各国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这一设定在维持国际金融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也使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坍塌的风险。各国为了吸收美元,使之积累足够的外汇储备兑换黄金,就必然要形成贸易顺差,而对美国而言就是贸易逆差,这使国际储备过剩,另外一旦各国对美元信心有所降低,就会开始兑换黄金,纵然美国当时拥有全球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也不能应对大量的黄金流出,导致美元危机加剧。因此美国的贸易顺差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的基础,但在该体系时代中,美国贸易顺差的次数屈指可数,核心问题为美国的技术创新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边际速度降低,产品的出口量比例缩小。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危及国际货币制度”。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因这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最终在1973年,美国放弃了以35美元/盎司的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宣布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1.3 牙买加体系时期

在布雷顿体系瓦解后,各国重新陷入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建立一个有序的国际货币环境,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一系列问题。1976年1月专门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最终签订了“牙买加协议”。该协议有5个主要内容,其一是打破了仅有固定汇率的限制,允许各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浮动汇率或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各国汇率政策有着更严格的监督,促进金融的稳定。另外,在之前的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黄金将逐步退出国际货币,取消黄金官价并可以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同时也取消了以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此外还有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以及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牙买加体系打破了以黄金为本质的货币体系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但并没有完全消除。在这一体系下美元虽已不再是唯一的国际外汇储备,但作为主要外汇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旧面临着贸易逆差的风险。牙买加体系让国际储备资产及汇率制度变得多样的同时也使国际货币关系更加复杂、汇率波动更加剧烈,直至目前我们仍处在牙买加体系之下。

汇率制度从最开始金本位币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到牙买加体系的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并存,是一个逐渐汇率自由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遵从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影响,这也使目前的外汇市场较早期有着更大的波动。

二、全球外汇市场状况

全球外汇市场在不断的发展,整体结构也在不断完善,这一节从外汇市场整体规模、交易货币、交易市场地域分布、交易的参与者、交易工具出发,介绍全球外汇市场概况。

2.1 外汇市场交易规模

外汇市场是全球交易量最高、规模最大的金融市场。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量一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外汇市场年度日均交易量达到6.6万亿美元,较2016年的5.1万亿美元增长了29.4%。

外汇交易市场分为场内与场外市场,目前国际外汇交易市场仍以场外交易为主,场外交易量占比高达97%。外汇市场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外汇本身发展成为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可应用于量化策略、套息交易与动量交易,较简单的也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判断货币是否被低估或高估,从而对货币进行买入或卖出交易,获得收益。其二是国家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在投资者向国际市场扩张时,为了对冲海外投资的外汇风险,选择用外汇交易工具来规避部分损失。其三是外汇交易门槛不高,除机构外吸引了很多个人投资者等,参与者众多,提升了外汇市场的流动性,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2.2 交易货币

全球主要的外汇交易货币为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瑞士法郎与加元,被称为七国集团。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元的交易量以极大的领先优势排在第一位,从2010年开始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019年的交易量占比达到88.3%。欧元与日元虽一直保持第二与第三的位置,但从2010年至2019年的数据上看,市场占比量都有一定缩小,欧元的市场交易占比从2010年的39%下降到2019年的32.3%,日元的交易占比从2013年的23%逐年降低至2019年的16.8%。七国集团的其余4国货币,市场交易的变化比较平稳。同时,可以看到人民币的交易占比在逐年升高,从不到1%上升到4.3%。

2.3 交易市场地域分布

全球外汇交易集中于美洲、欧洲及亚洲,参与交易最多的前六个国家和地区为英国、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瑞士。其中,英国地区的外汇交易量达到了3.5万亿,占全球总交易量的43.1%,除了得益于在19世纪的金融霸主地位,英国在地理位置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球的外汇交易市场是一个24小时连续交易的市场,英国市场因时区位置优越,可以与美洲市场和亚洲市场的时间相交接,既可以同美洲市场交易,也可以与亚洲市场交易,这也是英国外汇交易量占比接近总量一半的主要原因,并且其交易量及交易占比还在逐年扩大。美国也以16.5%的交易份额占据第二的位置,新加坡、中国香港也有7.7%、7.6%的交易份额,这两个市场也在逐渐扩张。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新兴市场外汇交易变化,尤其是中国的交易量与交易份额在2004年-2009年的时间内持续上升,交易量已经由2004年仅10亿美元上涨到2019年的1360亿美元,达到1.6%的交易份额。其余部分新兴市场的交易量虽有一定涨幅,但市场占比并未看出有明显的增加。

2.4 交易参与者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在市场的发展中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在市场电子化交易与大宗经纪业务的推动下,参与者结构由最初的以交易商和终端客户为主,逐渐吸引了一些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企业客户与个人零售客户的加入,外汇交易市场上的流动性也不再只依赖于交易商,金融机构入场也为流动性提供了保证,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求。这种参与者结构的变化是由发达市场开始进行了,并带动着新兴市场向这一趋势靠拢,市场参与者更加丰富及多元化,也有利于市场的发展。总体来说,现市场上参与者主要为三类:交易商、其他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客户。其中其他金融机构客户包括银行、对冲基金、主权基金及高频交易自营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客户则包含了一般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及个人客户。

从统计数据上看,交易商的外汇市场交易量在不断上升,这也侧面反映了全球的外汇市场在不断的壮大,但交易商在市场上的占比是呈下降趋势的,2004年交易商的交易量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到2019年已下降到38%,这是由于其他参与者进入市场,并快速提升交易量,占据了一部分交易份额。其他金融机构的交易量涨幅最大,2004年-2007年涨幅,达到111.24%,之后除2013年-2016年时间段,其余时间区间都保持在40%-50%的涨幅。非金融客户的外汇交易量也有一定增加,但增幅低于其他金融机构。

2.5 交易工具

外汇市场的有多样化的交易工具,从场内、场外市场来分,场外市场的交易工具包括即期、远期、掉期、货币掉期、期权及一些结构化衍生品,场内市场有外汇期货与期权。

从场外市场各交易工具的市场份额上看,从1995年开始,掉期就是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工具,2004年-2019年间除其份额基本占到总量的一半左右,份额最少的2013年也有41.8%的比重。其次是即期交易,即期交易也就是现货交易,一直以来就是外汇市场交易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场交易份额占到30%-40%。远期的的交易量与交易份额都在逐年走高,到2019年时,交易量已接近1万亿美元,交易份额占市场总量的15.2%。

从场内市场来看,交易工具仅包括外汇期货与期权,相对场外市场成交量较小、品种种类较少。外汇期货为场内交易市场提供了最主要的交易量,占比达到场内市场总交易量的90%,2003年-2011年期间,外汇期货日均交易量大幅增长,最高涨幅达到65%,到2011年日均交易量上升至1480亿美元,并在随后的时间中基本保持在这一水平。外汇期权的场内市场的交易占少数,大多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2019年外汇期权场内市场日均交易量仅130亿美元,而场外市场的日均交易量达到2975亿美元,占交易量的96%,因此对外汇期权来说,场外市场交易占领了主要地位。

了解更多市场相关信息,期市最新行情,期货开户手续费保证金标准及交返情况等欢迎关注留言。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