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早就想写的文章。自从2004年进入香港市场以来,迄今已有近15年时间。期间我做过几年香港财经记者,然后去香港高校做了几年的金融市场研究;毕业后又分别在对冲基金和大型投行各做了多年的股票和策略研究,从一般的股票,到债券、期货期权衍生品以及场外的另类投资产品等,不一而足。由于职业关系,这10多年来,和不少知名的分析师、明星股评家、基金经理、经常见诸报章的资本运作高手、以及那些善于捕捉各种内幕消息的投行家们,都曾进行过很深入的交流。部分是出于职业需要,部分是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我发现,身边这些行家尽管头顶着令散户膜拜的光环,他们的名字经常见诸报章,但是论及投资实战,却未必都如外界所预期那般闪耀。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人的个人财富均是一般散户难以望其项背的,只不过他们的财富,很大程度上并非外界所理解的那样,来自二级市场投资,很多是来自其本职工作,例如证券研究、承销、或是投行业务等。比如著名投行家、“B股之王”胡野碧先生,在他为《征服股市——冠军对冲基金经理决胜力》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自嘲,自己买股票时经常有“拍脑袋”的成分,有朋友因为看他的电视节目买股票而出现亏损,令他颇为自责,最后通过其他业务才帮朋友扳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