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今日QDII基金净值一览(2023年8月21日)

文 / 章天 2023-08-21 09:54:20 来源:亚汇网

   亚汇网实时消息,随着近期市场行情反复下探,权益基金发行遭遇“冰点”,不仅新基金募集规模锐减,原本较少出现的反复延长募集期的情况也频繁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权益基金发行降温,除了行情因素之外,后市走向不明,导致投资信心不足也是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在弱市环境下,由于赚钱效应欠佳,投资者新购意愿较低,渠道发行新基金的动力不足,基金公司也更趋谨慎。

   不过,新基金发行过往存在“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现象,目前“反复延募”的情况频频出现,或正是市场底部的信号之一。市场人士纷纷认为,在A股市场调整之下,估值水平逐渐进入历史底部区域,中长期投资机遇逐渐体现。

   发行遇冷

   多只权益基金反复延募

   近期,权益新基金发行降温趋势显著。

   统计显示,截至8月18日,8月以来,权益基金(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发行份额仅为72.76亿份,不及1月份的一半。而且,前7个月中,1月权益基金以182.72亿份的发行份额垫底。从平均发行份额这一指标看,8月以来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平均份额分别为2.76亿和2.40亿,均低于年内其他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权益基金发行降温,延长募集期的基金逐渐增多,更出现比较少见的单只基金两次以上延长募集期,这一情况也发生多起。

   比如,某基金公司旗下一只一年持有期主动偏股基金自7月5日首发以来,至今已发布五次延长募集期公告,不过,从变更日期情况来看,该基金初期募集期限为两周,后来逐步延长至三周、四周。

   无独有偶,另一家公司旗下一只中证1000指数增强6月1日首发,初步计划的募集时间为1个月。6月21日发布延长募集公告,募集期延长至两个多月,8月18日,再度发布公告,募集期延长至3个月。

   还有一家公司旗下一只一年持有期主动偏股基金自6月15日迎来首发,募集期为期半个月,6月底,发布延募公告,募集期延长至三周,7月7日,基金再度发布公告,募集期延长至一个月。

   与此同时,还有多只基金发布调整募集期,将原定募集期延期发行。如一只中证医疗指数基金8月4日发布延期募集公告,将原定的首发初始日由8月7日延期至10月9日,不过募集期由此前的两个多月减少至1个月多;另一只纳斯达克100ETF于6月10日分别发布延期募集和延长募集期公告,首发初始日延期一天,募集期在原来基础上延长一个月;此前还有一只3个月持有期的混合FOF发布延期募集公告,首发初始日由6月1日延期至7月14日。

   避险情绪上升

   投资信心不足

   无论是延长募集期、首发日期延后,还是多次延长募集期,都是近期权益新基金发行遇冷的写照。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基金发行降温主要是因为后市走向不明和投资信心不足。

   嘉实基金就表示,权益类新基金发行降温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由于市场反复震荡调整,投资难度加大,赚钱效应减弱,同时板块频繁切换,后市走向不明,也让避险情绪上升,投资信心不足。

   “除了市场因素外,投资者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国内外形势判断的不确定性,对个人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过去两年新老基民权益投资的亏损等,也是制约权益基金发行的影响因素。”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称。

   另据北方某公募销售部人士称,权益基金发行放缓,除了行情欠佳及对未来预期悲观外,近几年赚钱效应都不理想,甚至很多基民被深套,导致持有体验不佳,“谈基色变”,就很难有新增资金入场。

   金鹰基金则认为,除了市场行情因素,相较于已在运作的存量产品,新基金建仓期的不确定性或许也是影响认购热度的原因之一。对于认为当下市场处于低位、是较好入局时点的投资者而言,认购新基金需要等待基金经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建仓才能完成布局,且新发基金通常有封闭期,存在一定的时间成本;对后市偏谨慎的投资者来说,新基金也不能排除基金经理激进式建仓,导致产品面临未到开放期净值已快速下跌的风险。

   此外,投资者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在市场表现回升的初期,投资者往往还是会倾向于持币观望,甚至回本后优先赎回存量基金,更不用说认购新基金。

   渠道动力不足

   公司发行趋谨慎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弱市环境下,由于投资者新购意愿较低,渠道发行新基金的动力也不足,基金公司也更加谨慎。

   格林基金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新基金发行有三点考量:第一、市场行情差,赚钱效应低,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过往几年,部分在市场高点新发的产品投资业绩不佳,投资者获得感不强。再加上这两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房地产不再高歌猛进,理财产品开始净值化,A股市场持续低迷,让投资者对后市观望情绪浓厚。

   第二、渠道方面,在弱市发行新基金的动力也略显不足。毕竟,如果前期销售的产品已经导致客户亏损,可能就很难开口再去推介新的产品。同时投资者被深套时一般不会轻易离场,没有资金购买新基金。

   第三、基金公司为避免出现发行失败的情形,新发产品时会更加谨慎。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一方面受经济修复力度,行业板块轮动速度等市场环境因素影响,基金收益波动较大,基金持有体验不佳,投资者对于含权基金的信心受到影响,认可度持续下降,新发产品的募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产品新发主要依托代销渠道,银行仍是主力。而就银行而言,新产品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产品赎回。

   “近年来,基金整体上盈利情况欠佳,银行端,客户如果是亏损状态,赎回和新购意愿都低,也对银行周转代销新发基金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银行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上述人士表示。

   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域

   当前无需过度悲观

   新基金发行“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法则仍在,目前“反复延募”的情况频频出现,或正是市场见底的信号之一。市场人士纷纷认为,在A股市场调整之下,估值水平逐渐进入历史底部区域,中长期投资机遇逐渐体现。

   中庚基金丘栋荣在刚发布的基金中报中表示,从估值来看,A股整体估值水平较低,股价回落和业绩消化,显而易见的高估值公司比例较大幅度降低,机会更广泛分布在价值股和产业转型预期的成长股中。而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10%分位左右,港股性价比很高,且部分公司有稀缺性,具有战略性配置价值。

   未来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一、估值至低位,业务稳健但成长属性强、未来弹性较大的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股;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价值股,重点关注供给端收缩或刚性行业,及其在需求复苏情况下的潜在弹性,主要行业包括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和能源运输公司,大盘价值股中的地产、金融等。三、低估值且具有成长性的成长股,重点关注国内需求增长为主、供给有竞争优势的高性价比公司,主要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加工、医药制造、电气设备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轻工、机械等。

   富国基金表示,整体来看,内外需均面临短期压力,但阵痛后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8月15日央行再度降息引导房地利率下行,房地产市场具有企稳回升的条件。对资本市场而言,经济短期偏弱已计入股价,随着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在当前的市场水位上,对未来无需过度悲观,结构性亮点并不罕见。

   嘉实基金经理孟夏认为,目前多项宏观数据指标显示经济短期库存周期基本见底,预计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持续落实,下半年将是经济筑底阶段,2024年有望看到中美欧共振的复苏机会,当前正是逆势布局的好时机。

   不过,他也提醒,相对历史数据,权益资产当前估值确实处于中枢偏下位置,但长期来看,这个中枢本身是要下移的,所以中枢的位置只能说是合理或者偏低,不能说特别便宜,因此,未来市场或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