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浙江低龄化留学倍增 尖子生青睐“洋高考”

文 / 水水 2014-06-09 17:40:28 来源:亚汇网

    2014年6月7日,中国内地将有900余万考生走进高考的考场。与此同时,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来自中国内地的近万名考生将参加有“美国高考”之称的SAT考试。2013年,中国内地有超6万人参加以SAT考试为代表的“洋高考”,这个人数或将继续增多。

    近几年,中国内地“洋高考”大军中,浙江学子的位置日益凸显,不容小视。

    截止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累积总人数达305.86万人。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浙江省出国留学人数居全国前列,约占15%。从出国留学生源看,本科以下出国留学比例呈持续上涨态势。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地区)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从浙江省各市来源情况来看,杭州、宁波、温州等市位居前列。

    2008年起,浙江普通高考考生人数开始“坐滑梯”,与之相对,高中生留学人数出现井喷,不少重点高中都出现了高三学生“弃考”现象,且“弃考”学生人数连年上涨,尤其在2005年美国降低了签证难度后。

    杭州一位资深留学中介顾问说,十几年前,出国留学大多数都是一些考不上大学或者不愿意待在国内的学生,现在更多的”尖子生“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选择出国,并且在高一高二就规划自己的留学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尖子生”加入“留洋”队伍,浙江省的“状元”与杭州的缘分也淡了,省状元的名头纷纷被宁波、海宁、海盐、绍兴、舟山等地学子夺走。

    三年开出10多个国际班 留学机构50%业务来自“洋高考”

    随着留学低龄化趋势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留学机构进驻浙江。但是,很多家长依然信赖普通高中国际班。

    2003年,宁波李惠利中学开办省内第一个国际班,10年间,浙江开设国际课程的普通高中已达30所(杭高国际班仍在审批)。有一半都是2011年以后才开设的,因此从明年才开始有大量毕业生,届时浙江高中出国留学人数或将井喷。

    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舒培东告诉记者,浙江国际高中(班)数量在全国来说算多的。按照2011年的规划,浙江开设国际班的数量,不能超过高中学校总数的5%,如今,30所已经接近5%。

    据留学机构施强国际杭州分公司初步统计,目前高三毕业出国的业务量占公司留学业务的50%左右。

    每年赴港“美国高考” 浙江学子占1/10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2013年《开放门户报告》指出,2012-2013学年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从19.4万增加到23.56万,增幅达21%,而中国本科留学生的数量较上一年增长了26%。SAT考试仍是美国本科留学申请最受关注的考试之一,而且越来越受到中国考生的重视和青睐。

    SAT考试,被称为美国的“第一高考”,SAT在亚洲的考试有六场,分别为一年当中的1月、5月、6月、10月、11月和12月。考点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中国大陆目前没有考点,此前有传言说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将开设SAT考点,被上海市教委否认。

    根据新通留学机构提供的信息,浙江“洋高考”大军当中,80%去香港考,20%去新加坡考,台湾、韩国、日本等较少。

    在香港SAT考场上,每次有近1万左右的学生来自内地,浙江考生大约占了十分之一,考生数量是除了北上广以外最多的,生源以重点高中学生为主。而此前有媒体报道的“抢考位”,并不如传言那么激烈,一般情况下,考生提前3-4个月去报名,基本上都能在香港考试。而且香港考场有时候也会根据报考人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考位。

    谁在参加“洋高考”?

    1.非重高学生考不上国内重点大学

    思嘉是杭七中的高三毕业生。她在高二起学习A-LEVEL课程(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如今成功申请到了牛津大学,思嘉家庭条件“富裕”,原本想出国读研究生,但担忧考不上心仪的浙江大学,决定“提前”出国。

    2.拔尖但不想被应试教育捆绑的学生

    小梁是宁波效实中学的高三学生,成绩排到年级前5,因为不想被应试教育捆绑,且担忧国内学术氛围不佳,高二起准备出国。按小梁的成绩,可以申请美国排名靠前的学校,但最终他申请了一所文理学院--美国卡尔顿学院,这所学校小班上课,氛围更适合自己。小梁家庭条件中等,出国前花销已超10万(含中介及培训费),出国4年学费在160万左右。为分担父母的经济压力,他申请了奖学金,准备勤工俭学。

    3.国内上不了一本但想“低价”出国的学生

    小徐是新昌中学的高二学生,偏科,语文成绩不好,上一本“危险”,决定出国。家里条件还算不错,但不算“富裕”。在美国和澳洲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因为澳洲对成绩要求没有那么高(不需要考SAT,只需要雅思,前后培训加中介费才花了2万不到),另外学费方面“便宜”十几万,每年大约在25万左右。

    另据留学机构观察,浙江出国高中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越,有的是父母教育程度高,重视子女教育,有的是父母吃了“没文化”的苦,靠苦干实干积累财富,对子女教育非常舍得花钱,孩子即使去不了美国英国,去命中率相对较高,学费相对便宜的澳洲、加拿大都可以。除此之外,浙江学生家长“路子多,渠道多”,有些家长在帮助孩子申请学校时,还能争取到申请大学的教授的推荐信。

    “洋高考”火了,优劣势是什么?

    1.“洋高考”次数多、弹性大、选择广、自主性强。国内高考“一考定终身”,学生压力巨大,“洋高考”则选择面广,以“美国高考”为代表的SAT考试每年可考6次,并以最好一次成绩来申请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留学意愿来选择考试和国家,还可以参加几个国家的高考。

    2.“洋高考”重素质,重个人意愿,直接对接大学科目。“洋高考”成绩不仅以高考成绩为准,还会考虑平时成绩以及社会活动,两者权重不同。“洋高考”不是千篇一律的“语数外”,科目设置很广,高中就可选修,高考时自选考试科目。由于高中就尝试了不少科目,预先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上了大学选择专业时可以很好地对接。

    3.“洋高考”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的好处。

    首先,多了一条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

    其次,国外教育体制与中国不同,有条件的家长,更愿意孩子接受更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国外教育,将来孩子在知识结构、教育水平和就业范围和方向上更有优势。

    再次,“省钱”,相对于直接出国读国际课程,价格要便宜得多。以英国A-level课程为例,如果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A-level,两年花费约60万元人民币,但如果在国内读,每年学费是5、6万人民币,加上生活费两年差不多15万。

    最后,“省时”,在国内参加完“洋高考”直接上大学,不需要再读国外预科,至少节省1-2年的时间。

    4.劣势,一去不回头。国内高考与“洋高考”是不同国家的教育选拔形式,如美国SAT考试,要花3-6个月参加语言培训,不可能兼顾到国内的高考,还有英国的A-level课程,学习时间更长。这就意味着学生根本没时间去复习国内的高考科目。

    专家:国内教育评价体系单一、高校同质化严重

    教育专家熊丙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编审,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博士。)

    为什么那么多人放弃国内高考?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这些人对国内教育制度的失望和不信任。

    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都在上涨,由此而带了人才流失,教育部门也深有体会,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高考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然而,十年下来,虽然改革方向早就明确,但具体实施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一些改革的效果并不如预期。老百姓等了那么多年了,看到了是越来越糟糕的教育环境,有条件的自然是出国寻求更好的教育,他们认为国外的大学和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更适合学生发展。

    2011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三位一体”高考制度改革,高校在录取时不仅看高考成绩,还要参考面试成绩和高中平时成绩,比例分别为5:3:2。 “三位一体”虽然扩大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是高考改革的积极尝试,但价值有限,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高校还是实行按计划集中录取。没有真正实现考试招生分离。

    选择“洋高考”是考生的自主权利,但其中也有着对我国高考单一评价体系不满,以及我国高等学校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一些学生因无法考进理想的学校而弃考,实际上也是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优秀的学生考不上一本就索性不考。

    另外,国内那么多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一直是高校弊病之一。缺乏明确的特色与定位,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这样也使得国内高校的吸引力不如国外,有条件的就出国了。国内的高校如果要重塑竞争力,需要推进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打破教育等级制度,给学生创造多元的教育选择。

    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 中国教育能学些什么?

    1.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国际教育机构和资本看好中国教育,中国教育也正在融入世界教育当中。如今,“一种考试多国承认”的国际化标准考试越来越多,“无国界”考试日趋流行,这给中国的考生和家长开启了国际化教育的另一扇大门。

    2.国内高考与”洋高考“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是,一个唯分数论,一个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正是这样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让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和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做出了留洋选择。

    3.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的其他高考模式,比如取消高校等级制、名校特权制,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考生择校权;完善高中会考制度,与高考挂钩;对于有特长、素质全面但成绩不一定好的学生,高校应有破格录取权力。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