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识京东:穿越新周期,牢牢把握技术“密码”
迈过18岁成人礼,不妨重识京东。
11月18日,京东集团(Nasdaq:JD,HK:9618)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京东Q3实现净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经营利润26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2%,继续保持低利润率运营。
用户数方面,财报显示,Q3京东单季新增用户数超2030万,连续四个季度新增用户数增速超20%。今年的投资者大会上,京东曾立下“年活跃买家新增体量追平去年一个亿”的flag,从前三个季度已经实现的8200万增长,以及四季度刚刚落幕的双11大促的刺激来看,这个目标显然可以超额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Q3京东96%的成本和费用都用于实体经济投入,主要包括技术研发、物流履约、商品采购、基础设施、员工薪酬福利以及对品牌商家扶持等。
数字背后,在价值创造和业务确定性上,与以流量运营为主要能力的平台型企业不同,京东是一家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在今年的“2021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中,京东与华为领跑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一同上榜的还有京东方、小米、大疆、宁德时代等几乎囊括未来所有想象,同时科技色彩浓重的一流玩家。
不难看出,京东再次进入一个新周期。
面对这个新周期的到来,京东集团总裁徐雷表示,业务的稳健发展和技术、供应链上的核心能力,是京东穿越新周期的有力竞争优势。
而穿越新周期的密码仍来自于京东对技术的逆势投入所铸就的坚实技术“底座”。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近5年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50亿元。
代号3491:大促为何增收不增压?
在刚刚过去的双11,京东的战绩又破了纪录。
截至11日23点59分,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今年的双11又是如此的特别,京东率先开启双11“八点档时代”,看似提前四个小时,消费者可以不再熬夜下单,但对于订单流量洪峰的袭来,已然是实打实的更加考验京东团队的协作及运算能力。
事实上,每一次大促,都是京东技术能力的“大练兵”,因为面对双11流量峰值的冲击,平台承受的压力往往会转化为内生迭代的动力。规模更大的第13个双11的到来,为服务器带来更持久的脉冲式流量洪峰。这种流量洪峰在双11当天达到顶点,数据显示,京东双11当天前10分钟,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提升高达124%。
“过去的流量峰值集中在开始前1小时内,如今延长到5个小时,流量峰值的延长,意味着流量模型的变化。”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技术委员会主席颜伟鹏表示。
据他介绍,今年双11京东互联网入口PV同比去年增长了102%,互联网出口的带宽峰值同比去年增长了137%,CDN带宽的峰值同比去年双十一增长了126%。从数据上也不难看出双11提前启动的洪峰效应。
尽管技术压力承重,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京东技术团队在应对双11时显得比往常更加从容。颜伟鹏指出,同等进度下,此次双11京东研发备战时间缩短了25%,备战效率提升超过30%,从而释放出更多研发人力资源成本去做创新业务。与此同时,所有机器CPU综合峰值利用率达到27%,同比去年的22%,增长了5个百分比,资源效率提升了23%,单位订单IT资源成本下降了10%。
消费者购物流程纵享丝滑外,物流体验也更快了。今年京东双11,多项技术成果在实际运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双11期间,京东物流投入近400辆智能快递车,分布在全国超25个城市,与去年相比送达订单量大增超200%,并持续用科技助力抗疫;而高达约95%的全链路预测准确率均值,则成为京东双11期间端到端高效、精准服务的有力保障。
双11已然成为了京东底层技术的练兵场,面对今年不一样的双11,京东技术能力的输出也被推高至顶点,且不断向下一个更高点发起冲击。
逆势投入换来坚实技术“底座”
从现阶段来看,京东目前绝大部分的技术能力上的成果都集中体现在一体化供应链能力的提升及整体电商、物流全流程基础设施的搭建上。
在物流科技方面,京东物流在长期的技术投入和创新驱动下,今年三季度以来,连续发布“天地狼——三维移动机器人货到人系统”、京慧2.0、京东物控、三代天狼以及第五代智能快递车等多个技术产品。
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截至今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已运营约1300个仓库,从去年三季度末以来,一年间新增约500个仓库。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三季度末以来,京东物流一年间增加了13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园区,通过多个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新投用的“亚一”综合效率提升超4倍。
以乌鲁木齐“亚洲一号”为例,今年第三季度,京东物流乌鲁木齐亚洲一号开仓运营,该产业园配置了全球领先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新疆的消费者下单后,通过智能大脑系统,0.1秒即可将信息发至仓库,每天的分拣处理能力达100万件,先进的“蚁群算法”让分拣精准率接近100%。在强大的基础设施与技术后盾下,乌鲁木齐80%的订单已实现当日达、次日达,新疆其他地区的包裹到达时效也将缩短2天以上。
供应链能力的纵向深入一部分来自于京东横向全渠道战略布局的拓维。
徐雷在Q3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零售行业的去中心化趋势将不断深化,全渠道战略不仅是打开京东零售长期发展天花板的第二条增长曲线,更将深度链接线下实体零售业态,助力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全渠道在供应链能力上的体现表现为京东独特的“三大五种”供应链模式,包括B2C模式、产地模式和本地零售模式。如双11前与达达携手发布的京东小时购业务,上季度末新开业的西安京东Mall,以及京东超级体验店、七鲜超市、京喜社区生态便利店等丰富的线下业态。
不难看出,京东在物流科技产品方面已经覆盖了从园区、仓储、分拣,到运输、配送等供应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全链条、全场景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正成为京东最为坚实的技术“底座”。
做科研,京东瞄准未来十五年
真正面向未来,在开启新周期的起始端,京东为未来画下了一幅关于技术的宏观图:做科研。
技术应用之外,Q3以来,京东与各大实验室继续在可信人工智能、超级深度学习、量子机器学习等基础科学领域持续推进创新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联合人工智能与技术企业英伟达建设完成了全国首个基于SuperPOD架构的超大规模计算集群——天琴α,同时宣布与英伟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大规模并行训练、自动化机器学习、大规模推理加速、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致力于共同推动泛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另外,京东还联合海内外高校提出ViTAE模型与学界超大的哺乳动物姿态估计数据集,持续推动在超级深度学习领域的全球领先性探索研究。
近年来,数字浪潮的推动让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实现从不可用到可用。AI产品化时期,诸如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智能图片处理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算法引擎推荐、智能审核技术、AR/VR技术、5G技术等成为了AI落地的抓手,掀起了科技创新的新浪潮。
京东基于京东探索研究院对前沿技术的持续探索,也正陆续通过京东云这个统一平台对外输出,成为真正助力产业数字化的工具。
做科研,京东充分意识到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数据显示,京东近八成90后技术应届生已快速成长为成熟高级人才,越来越多90后、95后年轻人走上管理岗位,最年轻的只有28岁。京东还启动了“博士管理培训生”人才项目,甄选国内外顶尖院校优秀博士生,大量中科院、清北、常青藤的高端人才加入京东,他们在各个技术领域有着不凡的见解或建树。
京东的新周期也是整个零售行业打破桎梏,共同迈向下一个新阶段的缩影。在波诡云谲的商业世界,参赛者方向一致但各有各的路线,资源不同,策略不同,抢跑抄近路不一定先到终点,谋定而后动也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