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发表研报称,对于实体部门来讲,将活期存款变为理财产品影响的是实体部门的资产结构,但是这种资产结构的改变对其经济行为可能影响不大。因此,从实体部门来看,M1+与M1++的增速可能比M1增速更有意义。M1+与M1++的增速处于低位、但没有大幅下滑,说明经济运行偏弱、但也存在一定韧性。如果聚焦于活期存款的话,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比较弱,居民、财政性的活期存款增速较去年年底小幅上升,这样的结构性特征与经济运行总体特点还是较为一致的。从金融部门来看,负债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对银行的综合息差以及接下来的扩表行为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财政扩张的作用相对更为重要。
M1真正的本质特征是直接可用于支付的金融工具,其统计口径会受到金融创新和监管变化的影响。结合IMF与联合国的定义,M1不一定要是存款(虽然统计上存款可能占较大部分),它可以是各类符合条件的金融工具;组成M1的金融工具必须可直接用于支付,“直接”的内涵包括支付过程中不会有面值损失、没有延迟、没有罚息等等其他限制。全球主要经济体的M1统计虽然有一定区别,但基本都符合M1的本质特征。金融工具的创新可能会使得一些新的资产具备M1的特征,监管规定的改变也使得一些金融工具获得M1的特征。在统计实践当中,想要准确地统计M1并不容易。
从M1的本质特征来看,中国可能存在一些具备M1属性,但是尚没有纳入M1统计的金融工具。这样的金融工具可能主要包括三类,第一是居民活期存款,第二是部分非存款类的金融产品、其中可能主要是日开理财,第三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参考美国的历史经验和加拿大的现行统计,中金公司提出一个类M1的概念,将各种具备M1特性的资金加入到M1的统计当中。中金公司将M1、居民活期存款、日开现金管理类的理财产品与备付金的规模合计为“M1+”,将M1+与日开的非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合计为“M1++”。2024年4月M1+的同比增速为1.1%,M1++的同比增速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