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今年的1144.2万人次。消息一出,立马上了热搜。
无独有偶,不久前,31省份启动了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工作,随后“教资笔试报名系统崩了”的话题也直冲热搜。
近些年,考教资、当老师已成为不少毕业生的选择,就连清北等顶尖大学高材生都争抢着挤进中小学教师队伍。
与许多非师范高校学生相比,师范院校毕业生在从教上是否有优势?毕业后,有多少人会选择从教?
01
师范生拿证更便利
相对来说,师范院校部分专业的学生从教要容易些。他们不仅接受过系统扎实的专业训练,还有获得相关从业资质的便利途径。
目前,国家已实行师范类专业一、二、三级认证,只要学校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就有可能免去笔试和面试环节。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第三级认证标准最高,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学生参加所在学校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只要达到学校的笔试和面试要求,毕业后即可拿到教师资格证。在今年公布的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名单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化学专业、东北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华中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西南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便通过了第三级认证。
此外,还有些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也将不必再考教师资格证。
今年,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中称,2017年及以前加入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省份的高等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自2022年起可以参加免试认定改革。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应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根据培养目标分类对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2022届及以后年份毕业生可凭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结果,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02
师范大学:本科生扎堆“教育业”
师范类高校是培养高水平教师后备军的主要力量。那么师范类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有多少走上了从教路?近日,我们整理了33所师范大学公开发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发现,这些院校本科生毕业后就业的行业都集中在“教育业”。
其中,超八成(82.81%)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流向教育业,比例较高。另外,河南师范大学(63.00%)、西华师范大学(61.8%)、赣南师范大学(60.37%)、浙江师范大学(60.07%)、云南师范大学(56.47%)、华南师范大学(56.06%)、南宁师范大学(55.55%)、广西师范大学(53.17%)、河北师范大学(51.61%)等院校本科生在教育业就业的比例均过半。
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来看,师范生毕业后进入教育业的人数比例更高。尤数“双一流”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行业流向较为集中,该校绝大多数(90.92%)师范生流向教育领域。浙江师范大学(86.33%)、湖南师范大学(79.87%)、安徽师范大学(76.60%)、沈阳师范大学(75.13%)等院校师范生就业于教育业的比例也较高,均超七成。
同时,不少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同样选择投身教育。广东技术师范大学(41.00%)、华南师范大学(30.49%)、沈阳师范大学(25.80%)、浙江师范大学(24.54%)、湖南师范大学(23.01%)、安徽师范大学(21.90%)等高校非师范生就业首选行业均为教育业。
从职业来看,“教学人员”为部分师范大学本科生从事的职业。其中,华中师范大学该比例较高,81.60%的本科生从事的职业是“教学人员”。河南师范大学(58.59%)、广西师范大学(52.85%)、江苏师范大学(50.06%)、云南师范大学(48.58%)、华南师范大学(48.55%)、辽宁师范大学(47.06%)、湖南师范大学(44.64%)、海南师范大学(41.02%)、阜阳师范大学(40.07%)等高校本科生从事的职业也主要为“教学人员”。具体到师范生从事的职业, “教学人员”的比例较高。如湖南师范大学(78.78%)、沈阳师范大学(72.86%)均有超七成师范生从事的职业为“教学人员”,内蒙古师范大学(53.49%)该比例也超五成。
这些数据的背后也反映出,之所以从教成为师范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有较大关系。
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增强,教师培养类型也相应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以来,越来越多的优秀非师范专业及非师范高校毕业生选择从教,师资来源也越来越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