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险企发布一季度保费数据,其开门红战绩也逐步揭晓。整体来看,上市险企一季度原保费收入同比实现增长2.64%,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人身险业务来看,单月保费收入前高后低,尤其是3月份的成绩并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原因在于2月份和3月份,新定义重疾险市场处在“冰冻期”,拖累了整体业绩增长,不过,二季度重疾险市场有望逐渐回暖。
对于上市险企的市场表现,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其股价对负债端的预期过于悲观,二季度其负债端预计将逐步改善,同时投资端的上行空间较为确定,保险股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新重疾险市场处“冰冻期”
一方面,去年一季度,保险业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影响,线下展业明显受阻;另一方面,车险综合改革于去年9月19日正式落地实施,车险保费应声下跌;同时,重疾险之“重疾”定义切换于今年2月1日正式完成。从上市险企股价来看,最近半年,保险板块指数持续下跌,最近一个交易日(4月16日)收盘指数为2076.56点,相较于半年前(2020年10月16日)收盘下跌了21.7%,同期,上证综指上涨了2.7%。保险业需要开门红来提升业务、提振士气,也需要以此提振股价。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险企力争开门红的目标基本实现: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731.78亿元,同比增长2.64%。
具体来看,一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3239亿元、2437.75亿元、2034.02亿元、1387.09亿元和633.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3%、-5.45%、4.97%、6.27%和8.84%。
值得注意的是,从各月份来看,一季度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尤其是3月份,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数据并不理想,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原保费总额同比下降10.69%,仅有新华保险3月份保费同比增长了3.3%,其余4家同比下降。
“旧定义成人重疾险2月1日全部停售之后,新重疾险市场目前仍处在‘冰冻期’,而重疾险在健康险市场中占比约60%,因此其对人身险整体业务数据影响很大。”某大型保险经纪公司研究发展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旧定义重疾险停售前,行业销售人员过度营销,严重透支了近期市场;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新定义重疾险尤其是中小险企的产品,较原有产品价格大都有所上调,也增加了销售难度。
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认为,新重疾险销售疲软是3月份寿险保费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老款重疾险产品停售过度消耗有重疾购买需求的客户,新重疾险产品上市初期代理人对产品的培训尚不到位,供需均尚未呈现常态。
有险企吹响重疾险“冲锋号”
“预计二季度重疾险市场将逐步回暖。”上述保险经纪负责人分析道,长期来看,重疾险市场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他进一步指出,从业务节奏来看,多数人身险公司一季度会重点冲击保费规模,而二季度则重点转向价值型业务,其对重疾险的推动力度也将加大。
事实上,与部分险企目前仍在观望的态度不同,部分险企已经吹响冲锋号。比如,新华保险近日召开的一季度业务工作会议指出,二季度是打开新重疾市场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年度目标的唯一路径。
“二季度就是决赛期。”新华保险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表示,二季度市场竞争将比去年更激烈,今年要和市场比恢复、和同业比增长,新华保险要积极去“破”,“在调整期干等着是不行的,要找突破口,找增长点,找符合自身特征的破局路子。”
李全指出,破局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获客,尽快开展获客创新研究;二是队伍建设,着手探索队伍新发展模式。
在券商分析研究报告中,重疾险市场的未来也被看好。例如,招商证券研报认为,3月份保险销售遇冷,主要是受短期因素影响,二季度,销售环比将会显著改善,且预计销售队伍的以新换旧将持续助力销售改善,新单销售将有望实现U型反转。
对于上市险企股票的投资价值,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保险股股价对负债端的预期过于悲观,保险板块处于历史估值低点,正是投资者入场好时机。例如,华泰证券研究员李健表示,市场回调提供良好入场时机。保险公司股价的回落并未反映较高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基本面的不断向好,尽管这一趋势尚需时间方能凸显,近期的回调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地入场时机,持续看好该板块。
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认为,预计上半年负债端整体维持弱复苏趋势,同时,从全年视角看,保险2021年再投资利率扩张趋势较为确定,利于保险投资端利差扩张和估值修复,保险板块处于历史估值低点,龙头公司具有防御属性。